新闻网讯 近日,学校民族博物馆与学校美术学院在博物馆签署了民间美术学科研究合作项目。项目旨在抢救和保护民间文书、乐器、雕版、甲马版、马帮文物等民间民族文物民族博物馆馆长张铭心在介绍该项目时表示,此次与美术学院合作,不仅填补了馆藏品此类型的空白,同时实现了馆藏品的分类整理研究,探索了藏品收藏、展示、交流、利用的新模式、新途径,发挥了文物服务学科建设的重要作用,让民族文物活起来,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
新闻网讯 3月13日,中国经济2021新年论坛暨首届重大课题首席专家论坛在南京大学举行,来自全国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约50人与会。我校管理学院院长李曦辉在论坛的第一阶段重大课题首席专家主题演讲中,做了题为《中国经济学的一个维度-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成果报告。论坛以“新发展格局中的中国与世界经济”为主题,旨在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研究成果,搭建专家团队、研究资源交流对话的平台和纽带,共同碰撞...
新闻网讯 3月13日,中国经济2021新年论坛暨首届重大课题首席专家论坛在南京大学举行,来自全国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约50人与会。我校管理学院院长李曦辉在论坛的第一阶段重大课题首席专家主题演讲中,做了题为《中国经济学的一个维度-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成果报告。论坛以“新发展格局中的中国与世界经济”为主题,旨在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研究成果,搭建专家团队、研究资源交流对话的平台和纽带,共同碰撞思想、...
新闻网讯 3月22日下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民大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召开基地主任暨项目负责人2021年工作布置交流会议。校党委副书记,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民大研究基地主任邹吉忠出席会议并对2021年基地工作作出部署。邹吉忠指出,2021年基地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选好人,组好队,调动个人内在积极性,有效组织起来。盯紧目标任务,跟踪研究服务,主...
新闻网讯 近日,我校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薛达元教授撰写《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中国智慧》在2020年第10期《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刊登,并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分三期转载。全文在回顾过去10年国际社会在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进展的同时,介绍了中国的行动与相关理念。过去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任重道远,20个“爱知目标”目前没有一个完全实现。中国是《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名古屋议定书》的...
新闻网讯 近日,我校国际教育学院语言教学、认知与习得开放研究中心传来捷报,刘玉屏教授、陈天序副教授、张海威副教授和韩笑老师的4篇论文被学界权威期刊《世界汉语教学》和《语言教学与研究》录取、发表。在学校、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全体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研究中心科研成果再创佳绩。2020年全年,研究中心的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SSCI来源期刊论文6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3篇,在全国同类院系中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