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才让太教授主持的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学术团队项目“象雄文明多文种古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研讨会在文华楼会议室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青海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会。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院长钟进文代表学院致辞,对专家们长期以来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
4月2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院长钟进文教授撰写的《仁·共在·命运共同体》一文。 文章提出:仁是道德范畴,指仁爱、仁政,其内涵有三个层次。其一是切身性。其二是实践性。其三是自觉性。共在意识体现的,就是每个人以仁心规范自己的同时善待他人,认识到周围万事万物及其他人与己共在,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形成一个长久稳定的生存环境。《仁与共在》一书提出了以仁道探索人类命运共...
4月23日,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研究虚拟教研室启动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华亿体育历史文化学院会议室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大学、黑龙江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以及华亿体育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
近日,学校召开“教育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对在建的8个全英文授课硕士专业进行评审验收,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宗教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经济学院“国际商务”、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8个全英文授课硕士专业顺利通过验收。 为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和“一带一...
4月15日下午,在第31个税收宣传月进行之时,管理学院与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延庆区税务局共同开办的“税校e+”云课堂开讲,延庆区税务局征收管理科吴广增主讲,管理学院学生在线听讲学习。
近日,《中国民族教育》杂志开设“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专栏,连续刊发5篇我校历史文化学院教师“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系列专稿。文章选取不同历史时期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史事,从不同视角呈现中华民族历史的核心要义。 吴天宇《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汉文化的双向互动》(2021年第11期),主要关注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胡族在文化、制度方面的双向互动。廖靖靖《兼容并包: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在唐...